时间:2022-10-20 22:33:49 | 浏览:4587
本文主要学习下Laravel的Model Observer模型观察者,小编把自己的一点点经验分享出来希望对别人能有帮助。同时,作者会将开发过程中的一些截图和代码黏上去,提高阅读效率。
开发环境:Laravel5.1+MAMP+PHP7+MySQL5.5
没有Model Observer逻辑
看下最主要的浏览量达到一定量后刷到MySQL里的逻辑:
代码如下
/**
* 不同用户访问,更新缓存中浏览次数
* @param $id
* @param $ip
*/
public function updateCacheViewCount($id, $ip)
{
$cacheKey = "post:view:".$id;
//这里以Redis哈希类型存储键,就和数组类似,$cacheKey就类似数组名,$ip为$key.HEXISTS指令判断$key是否存在$cacheKey中
if(Redis::command("HEXISTS", [$cacheKey, $ip])){
//哈希类型指令HINCRBY,就是给$cacheKey[$ip]加上一个值,这里一次访问就是1
$incre_count = Redis::command("HINCRBY", [$cacheKey, $ip, 1]);
//redis中这个存储浏览量的值达到30后,就往MySQL里刷下,这样就不需要每一次浏览,来一次query,效率不高
if($incre_count == self::postViewLimit){
$this->updateModelViewCount($id, $incre_count);
//本篇post,redis中浏览量刷进MySQL后,把该篇post的浏览量键抹掉,等着下一次请求重新开始计数
Redis::command("HDEL", [$cacheKey, $ip]);//浏览量这个删除key操作也可以在Model Observer里做,不过要把Redis改成Cache的方法,这里就不写了
//同时,抹掉post内容的缓存键,这样就不用等10分钟后再更新view_count了,
//如该篇post在100秒内就达到了30访问量,就在3分钟时更新下MySQL,并把缓存抹掉,下一次请求就从MySQL中请求到最新的view_count,
//当然,100秒内view_count还是缓存的旧数据,极端情况300秒内都是旧数据,而缓存里已经有了29个新增访问量
//实际上也可以这样做:在缓存post的时候,可以把view_count单独拿出来存入键值里如single_view_count,每一次都是给这个值加1,然后把这个值传入视图里
//或者平衡设置下postViewLimit和ipExpireSec这两个参数,对于view_count这种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可以这样做来着
//加上laravel前缀,因为Cache::remember会自动在每一个key前加上laravel前缀,可以看cache.php中这个字段:"prefix" => "laravel"
//使用Model Observer后注销这句
// Redis::command("DEL", ["laravel:post:cache:".$id]);//利用Model Observer,这里就不用刷掉这个key,逻辑可在模型观察器里做
}
}else{
//哈希类型指令HSET,和数组类似,就像$cacheKey[$ip] = 1;
Redis::command("HSET", [$cacheKey, $ip, "1"]);
}
}
这里在浏览量达到self::postViewLimit后把view_count刷到MySQL里并刷新下Redis,使用这个逻辑:
代码如下
Redis::command("DEL", ["laravel:post:cache:".$id]);
有Model Observer逻辑
可以注册一个模型观察者,在观察者类里做一些模型对应事件的逻辑,这里就是刷掉一些缓存键值。
在
app/Observers/PostObserver.php(模型观察类放在哪里可以自定义)里:
代码如下
<?php
/**
* Created by PhpStorm.
* User: liuxiang
* Date: 16/6/19
* Time: 17:11
*/
namespace AppObservers;
use AppPost;
use Cache;
class PostObserver
{
public function saved()
{
//原来逻辑是:view_count达到30次后,把view_count刷进MySQL里,同时删掉缓存在Redis里的$post整个模型的内容.
//这里观察saved事件,当把save_count值save()进MySQL后,就在这里刷下redis这个post的key.
//在把内容缓存进Redis里,加上tag标签以便于识别和分别操作,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好习惯.
Cache::tags([Post::table(), "model"])->flush();
}
public function saving()
{
}
public function deleted()
{
}
}
这里使用flush()方法只刷指定tag的缓存键,免得把别的key也刷了。这里打的标签其实是:["posts", "model"],Post::table()定义返回Model关联的表名,看下Post这个Model:
代码如下
class Post extends Model
{
public function category()
{
return $this->belongsTo(Category::class);
}
public function comments()
{
return $this->hasMany(Comment::class);
}
public function tags()
{
return $this->belongsToMany(Tag::class)->withTimestamps();
}
/**
* 在boot()方法里注册下模型观察类
* boot()和observe()方法都是从Model类继承来的
* 主要是observe()来注册模型观察类,可以用Post::observe(new PostObserve())
* 并放在代码逻辑其他地方如路由都行,这里放在这个Post Model的boot()方法里自启动。
*/
public static function boot()
{
parent::boot(); // TODO: Change the autogenerated stub
static::observe(new PostObserver());
}
/**
* 返回该Model关联的表
* @return string
*/
public static function table()
{
$model = new static;
//调用Model类的public function getTable()
return $model->getTable();
}
}
还有别忘了在PostController里缓存Post Model的时候打上标签:
代码如下
public function showPostCache(Request $request, $id)
{
//Redis缓存中没有该post,则从数据库中取值,并存入Redis中,该键值key="post:cache".$id生命时间10分钟
//在把内容缓存进Redis里,加上tag标签以便于识别和分别操作,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好习惯实际上.这里加个该post对应的表名标签,保持唯一性
$post = Cache::tags([Post::table(), "model"])->remember("post:cache:".$id, self::modelCacheExpires, function () use ($id) {
return Post::whereId($id)->first();
});
//获取客户端IP
$ip = $request->ip();
//触发浏览量计数器事件
event(new PostViewCount($post, $ip));
return view("browse.post", compact("post"));
}
现在测试下当view_count被刷进MySQL时,即saved()事件后,模型观察类有没有把["posts", "model"]这个标签的键给刷掉。这里设置下:
class PostEventListener
{
/**
* 同一post最大访问次数,再刷新数据库
*/
const postViewLimit = 3;
...
}
不同IP刷下3次后缓存的Post Model有没有被刷掉。
第一个IP访问时Post Model已经被刷到Redis里了:
第三个IP访问时,Post Model已经被从Redis里刷掉了:
it is working!!!
这证明了view_count被save()进MySQL时,模型观察类逻辑起作用了。当然第四个IP访问后页面就会显示最新的浏览量了。
模型观察者这个功能能做很多事情,比如Model Update模型更新时发个通知。或者就像一篇文章的内容重新编辑保存后,把原来缓存内的该篇文章内容刷新下,这样下一个请求来的时候读的就是最新的文章内容了。作者以后会继续研究研究,发现挺好玩的东西到时候分享出来吧。
总结:本次主要学了下Laravel的Model Observer模型观察者,发现这个功能也能使代码结构更清晰,觉得挺好的。最近一直在瞎研究,有遇到好玩的再分享出来吧。
PHP网站开发教程,php学习大本营的集合地。早关注,早学习,早提升!(搜索公众号名称:PHP网站开发教程 可以关注我们哦!)
在平时我们可能会碰到过php文件,可是很多用户不知道php文件是什么文件?也不知道怎么打开php文件?为了满足一些用户的好奇心,小编现在就给大家讲解php文件以及如何打开php文件的方法。1、PHP文件是什么?PHP(Hypertext
所有网站使用的PHP版本php5(5.6)和7.0是时候注意版本升级了,2018年12月底将不会受到支持安全更新了!由旧版php引发的安全漏洞隐患,将危害网站甚至是用户,也可能导致网站降级。近6成用户还在使用php驱动的低版本Wordpre
PHP语言最关键人物之一,联席架构师, Zend CTO Zeev 在 Zend 工作 20 年后宣布辞职了。至此为止,开源 PHP 的官方团队已经解散了。PHP即“超文本预处理器”,是一种通用开源脚本语言。PHP是在服务器端执行的脚本语言
PHP 8,PHP 的一个新的大版本,预计将于2020年12月3日发布,这意味着将不会有 PHP 7.5 版本。PHP8目前正处于非常活跃的开发阶段,所以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情况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这篇文章中,我会维持一个最新的清单列表
万众瞩目的PHP 8,预计将于今年年12月份发布。根据已经批准和实施的RFC预案,可以PHP将带来许多强大的功能和出色的语言改进。作为尝鲜,让我们一起来展望一下PHP8的新功能和改进。PHP JIT(即时编译器)很多人可能已经了解,PHP
Bug 是一门艺术页面的背景图片前端美如画代码与啤酒更配等我喝完咖啡再写代码PHP 是世界上最好语言的原因是这个吗?程序员专属键盘程序员必备T恤学习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要有个相互监督的伙伴!小编这里有一个学习编程的交流圈子,想要成为优秀程
轻量级PHP后台接口开发框架 PhalApi PhalApi是一个PHP轻量级后台接口开发框架。在iOS、Android、Windows Phone、PC版、Web版等各种终端和各种垂直应用不停更新迭代的大背景下,显然很是需要一组乃至一系列
1. Java和PHP的技术比较: Java纯粹是面向对象的开发,具有强大的功能和许多分支。没有不能用Java开发的应用程序。无论是C / S还是B / S,从功能上讲,没有语言可以与Java相媲美。但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有关详细信息,请
PhpStormV2022.1 版本支持多行和嵌套数组形状、就地提取方法重构,增强对Blade 模板、WordPress、PHP 中的泛型支持等。PhpStorm官方最新版免费下载试用,历史版本下载,在线文档和帮助文件下载-慧都网支持多行和
相信许多后端开发或多或少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迷茫时期,迷茫到底该如何解决手头上的bug,迷茫自己应该如何去应对未来的挑战,迷茫到了35之后是不是应该继续写代码,在咱们程序员这行,35可谓是一个极为危险的年龄阶段,相比于其余行业年龄越大越吃香的